据101的秘书谭云鹤老人回忆,当年在东野入关这件事上,主席曾经发过一封比较有趣的电报。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辽沈战役宣告结束,华北的傅作义成了下一步的重点。
很明显,傅作义这锅饭,必须由东野来做。
但是,因为辽沈战役打的非常激烈,东野各部伤亡损耗都非常大,部队非常疲惫,需要有较为充足的时间来休整恢复战力。
就在两天前的10月30日,主席给东野的电文还明确表示,东野除派先遣兵团入关外,主力“应休整一个月左右”。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随着淮海战场胜负渐分,战局的快速变化将傅作义西撤或南逃的可能性一天天地放大。
为了不打草惊蛇,主席一方面决定华北野战军暂时放弃攻打绥远和太原,同时淮海战场上对剩余的杜聿明部围而不攻,从而给傅作义造成一种错觉,让他误以为淮海战役还未结束,对手还未将自己提上日程。
另一方面,军委开始考虑东野结束休整,提前入关,
11月16日,军委发电报给东野,用商量的语气,征询关于提前入关的意见。
“.........
我们考虑你们主力早日入关,包围塘沽、唐山,在包围姿态下进行休整,则敌无从从海上逃跑。
请你们考虑你们究以早日入关为好,还是在东北完成休整计划,然后入关为好 ,并以结果电吿为盼。”
11月17日,东野先遣兵团得知天津地区蒋傅人员开始抢购船票和飞机票,判断敌人有总退却的可能,遂上报东总和中央军委。
中央军委在同一天正式提出抑留傅作义集团在华北就地歼灭的作战方针,由周副主席给东野发了一封长长的电报,极为详细的分析了全国战局的现状,明确说明了“傅作义现在随时可能南撤,而想要留住傅作义大军,单靠华北部队是不够的”,让东野“郑重考虑”一下,或者提前入关,或者按原计划修整,则入关以后华北无仗可打,只能继续南进:
...在(淮海战役)胜利威胁下,蒋匪必将考虑其长江防线问题...蒋匪嫡系24个师从华北海运江南,是蒋介石今天唯一可以使用的机动兵力... 欲抑留蒋、傅两部於华北,依华北我军现有兵力,是无法完成的...
望你们郑重考虑下述两个方案:一是东北野战军提前于本月25日左右起向关内开动...二是不管蒋傅军是否撤走,仍按原计划休整到12月半,然后沿平汉线南进...
这封电文看似仍然给东野留有选择的余地,但同时也把提前入关的紧迫性说得很明确了,日程安排甚至已经提出来了。
到了11月18日,军委的来电就彻底没有了商量的语气,而是明确命令东野马上提前结束休整,即日入关。
促成这一变化一个主要原因是,18日这一天,傅作义突然通过民主人士向我军示好,这表明他对于南下是犹豫不决的。
傅部起义的可操作性瞬间提升。这让中央立刻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紧紧抓住这次机会,将傅部留在华北,尽最大可能促成傅部的起义,争取用最小的牺牲一举解决华北问题。
而能达成这一局面的关键,就是东野必须马上入关。
决心已下,但主席仍然在前几个电报的商量到接下来的命令之间,做了一个铺垫。
这个铺垫,还是林罗刘亲自送上门的。
原来,当接到军委16日的商榷电报后,林罗刘开会商量 ,然后于17日给军委回电,表示目前“东北主力提早入关很困难”:
一是“东北解放后,部队思想发生很大波动。东北籍战士怕离开家乡”、“某些干部已开始生长享受情绪”。而入关思想动员按原计划是在休整后期执行,目前尚未开展;
二是新兵补充、俘虏兵补充尚未完成;
三是部队的冬衣、棉帽、棉鞋都还没发,被服厂正在赶制。
据谭云鹤回忆说,就是这个第三条诉苦,适得其反,引来了主席这样一条回电:
“那既然是等棉袄,就到关里来等嘛,这里比东北要暖和多了。”
几十年后,在接受访谈时,回忆起主席的这条回电,谭云鹤老人仍然忍不住轻声笑出,说“可有意思了”。
估计林罗刘三人看到这封回电也会相视一笑吧?
铺垫到此,入关命令就水到渠成了。
18日傍晚,军委向东野做了最新的形势说明,并且正式下达了入关任务:
(一)傅作义通过彭泽湘及符定一和我们接洽起义,据称傅起义大致已定,目前考虑者为起义时间、对付华北蒋军及与我党联系等问题。现符定一已到石门,明后日既可见面。我们拟利用此机会稳定傅作义不走,以便迅速解决中央军。
(二)望你们立即令各纵以一、二天时间完成出发准备,于21日或22日全军或至少八个纵队取捷径以最快速度行进,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天津三处敌人,不使逃跑并争取使中央军不战投降(此种可能很大)。
(三)望你们在发出出发命令后,先行出发到冀东指挥。
收到这封电报,林罗刘回电,坚决服从命令:
18日18时来电敬悉,我们决遵来电,于22日出发,详细部署另电告。
于是,接下来,东!野!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