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整个高教和科研体系已经很有问题了。大家回想下,发展脉络是不是和房地产有点类似。
叠加工程博士扩招,这一套如同2015年棚改货币化强行拉动房产,实在是2008年的房地产刺激太好用了
但其实扩招的本质是,用低廉的收入去勉强维持研究队伍,收割年轻人最有活力的十年左右。
其实很多国内经过良好科学研究训练的博士,如果能有机会继续在一线持续的进行科研工作(我指的是亲自动手做实验,不是在后面拉项目,写本子),对于我们国家本身的科研是很有好处的。但是这样的人力成本是很难以承受的。其实航天军工系统更接近于我说的这种模式,但是这样的工作到底如何,但是看看相关的帖子就知道了。
过去的模式是头部高校培养博士,然后博士向下兼容当老师培养本科生。
博士毕业生想要高校的教职,高考成绩一般的想要有学上,下面的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水平,增加招生人数,增加办学经费,拼各种指标,升级规格,搞专业建设,扩招本科生。地方也希望能办新大学。
所以过去这一套满足了几乎上上下下所有人的需求,大家皆大欢喜,唯一不开心的是扩招都还考不上大学的。而且确实为过去的高速发展提供了人才。
但是这种做法,如同核裂变,从人才不足到过剩,没用多少年。这几年有过双非求职经验的应该都知道。
其实这种模式和过去房地产经济是类似的。过去房地产高速发展期,受益方可太多了,除了没买房的。
本世纪初的大扩招后,后续的扩招步子是不是该慢一点?
2003年,高考录取率为60%左右,而这个数据在2022年已经达到了惊人的93%。
如果,想要控制本科生,研究生的话:
方案一:从2003年的60%涨到2022年的93%,但是看形势不对,大幅削减入学比例,撤办高校
方案二:从2003年的60%到2022年只有70%
试想一下,如果按照方案二,这个过程中,很显然,少掉的绝不只是多少万毕业生,很多高校,很多专业甚至都不会办起来。
现在这么多大学生,甭管啥学校档次,只要有这个身份,一个个的都憧憬坐办公室,所以卷学历,卷考编,这时候你让人去“脱下长衫”,怎么会没有抱怨。
博士也是,本来高校已经很卷了,企业也容纳不了那么多博士,结果还扩招博士,扩招博士后。那越来越多扩招的博士和博士后以后怎办呢?
欧美一般倒是不太在意这方面,一方面,欧美的高科技企业对博士后的吸纳能力明显比国内强,还有一方面,欧美的博士后相当的比例是来自不如自己的国家,中国,印度,日韩等等。这些海外过来的,精英留下,一般点的可以回自己国家谋一份教职。
也就是说,是全世界在承接欧美的这套科研体系。
而我们是自己模仿着在玩这套体系,但是靠其他国家承接的基础明显不存在。我们能否按照美国对待中国留学生的态度对待到中国来的留学生?懂得都懂。
所以这套体系经过20年左右的快速发展,很快就到头了。
其实近两年,美国那边研究人员抗议要求涨工资事也不少。但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可以不要脸。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如此,习惯了拉杠杆赚快钱,房企和炒房的个人爆了不少
敢15年以前拉杠杆炒房 ,19年变现离场,有这种格局的全国能有几个?
学术界会和教育界估计也没这种人,
其他很多行业有类似的例子,三大运营商还能躺着收钱吗,二胎三胎是不是开放的晚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