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国该有的自信,今年的第三个关键词就是支持科技发展,全球格局从工业革命以来,谁掌握更先进的制造业,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无一例外,即便战败国,也因为工业基础而迅速在经济全球化中崛起,科技和其带动的生产力提升不同于金融和政治,总是扮演促进普通人生活质量的作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越来越廉价的工业品,汽车就极具代表性高,前几天刚好看到了90年代进口汽车的价格,如果按照现值来看,一辆桑塔纳现在都可以买十几辆更高配置的同级别车,毕竟90年代还处在万元户衡量富裕程度的时候。
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其实也就是近十几年的事,2000年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从此搭上经济全球化的列车,注意当时是双向奔赴的结果,世界需要廉价的工厂,我国需要世界市场提供的发展机遇,从此踏上了快速的增量时代,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老读者应该熟悉文章经常用的人口线和发展线,2000年以后刚好是第二波人口红利在义务教育下释放的世界节点,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成为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劳动力红利地区,注意人口不等于红利,需要系统的教育和社会革命才能发挥作用。这也是本人并不认为现阶段印度的经济数据就足够和我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匹配的原因,相同发展阶段(人均GDP接近时期的增速),对比来看,我国增速更高,波动更低,印度近十几年的波动大,平均增长根本达不到我国近40年的10%增速。
回到正题,发展是一个过程,全球化的优势自然是更高的外资和产业承接,以及更广阔的全球需求市场,我国很长一段时间的增长根本不被内需不足限制,因为外部的欧美市场是十几亿极高消费能力的存量市场,这也是很长时间我国的最大贸易顺差国都是美国和欧洲的原因。当然也有必须舍弃的东西,最典型的两个:欧美掌握的技术壁垒和货币地位,你得在人家的框架下赚钱,也就意味着分利时欧美既要拿走廉价商品,还得拿走技术和金融分红,当然在高速发展阶段这本身就是合作互利的关系,欧美即是经济全球化的缔造者,当然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这种还表现在我国和美国在几十年时间贡献全球一半左右的增速。
我国经历几十年的产业积累和技术积累,已经具备冲击高端市场的能力,尤其是踏上了一个很新的赛道,新能源汽车,让此前的高端市场龙断技术存在平行关系,更完备的产业链,更廉价的劳动力,让我国的商品竞争力足够强大,现在唯一差的大概不是质量,而是品牌效应,毕竟老一辈惯性思维太显著,也很难短期内更改,但年轻人的接受度高高的多,惯性思维的烙印也没那么深刻,其实讲那么多都没用,一个看真实的驾驶体验,另一个看市场的反馈,市场永远都是检验商品的最终环节,国产汽车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在呈现极高的增长态势,且品牌形象也经历了重要的转变,且也就是近十年内发生的事情,我们很多人都是见证者,覆盖全价格区间,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和体验,制造业是近几十年经济的根基,这点长期都不会改变。
ps,本人不止是国产车变化的观察者,也是使用者,也算是近十几年国产汽车高速发展的亲身的见证者,本人从来都更相信科学和技术的向前发展,也更愿意打破惯性思维来接受新鲜的事物,国产汽车的崛起也已经是足够显著,后边大概还要逐渐转变一些市场的固有思维,从低质低价到高质高性价比的品牌认可度转变。